新闻广告热线:0719-4224351

用文化振兴更好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答卷-人生就是博官网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德福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意义

我们正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中,认识城乡关系,认识农村的战略定位。

一方面,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是经济增长极;农村是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器,是战略压舱石。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城镇化是现代化必由之路,城乡将长期并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在城里没有彻底扎根之前,不要急着断了他们在农村的后路,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这就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色,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乡村振兴,既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让农民不仅在城乡间可进可退,而且可以在农村生活体面有尊严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要夯实农村作为现代化建设稳定器和战略压舱石的战略功能。

另一方面,城市是现代多元文化文明融合创新的大熔炉,农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地。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文明为底色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保留在博物馆里的器物、展示给游客的非遗,更是百姓日用伦常而不知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价值要重新审视”“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乡村振兴促进法》总则第三条明确要求充分发挥乡村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无论是夯实农村作为现代化稳定器的战略功能,还是发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有功能,都要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目标

乡村文化振兴,应该实现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目标:

第一,宏观目标,为文明留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农耕文明,根基在乡土社会。“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对农耕文明与乡土文化进行保护性传、创造性转化,为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留住根脉。

第二,中观目标,为农村铸魂。乡村振兴,不能片面理解为搞建设,搞新乡村建设,也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要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照抄照搬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农村像农村,就是农村不仅在外在风貌上与城市有差异,更要在精神内核上与城市有差异。城市是现代多元文化、消费主义、市场经济集聚的场所,农村不能被城市殖民,被市场殖民,要成为能够抵御消费主义文化,保卫社会的场所。

第三,微观目标,为农民立命。中国人和中国农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生活方式变革。农业时代,稳定的乡土社会塑造的是一种人生意义明确、社会关系紧密、个人向内用力的生活方式后工业时代,流动的社会让一切变得不确定,中国人要重新寻找人生意义,重组社会关系,重建生活方式。要适应物质生活富裕而精神需要安放的问题。农业时代,传统文化为所有中国人提供了一条士大夫家国天下、以内生求外王,普通人以传宗接代、老实做人的人生路径,现代社会如何确立一条既有传承又有区别的人生意义实现路径,是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要为全体中国农民解决的根本问题。美好生活,要有钱,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三、乡村文化振兴要应对三大挑战

一是生活方式变挑战。农民生活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变革,农民普遍有钱有闲了。乡村社会彻底告别匮乏时代,进入丰裕时代。有钱了以后怎么消费?传统时期,稀缺的现金收入基本都是进行土地和房屋的固定资产投资,这是有长远预期的。现在呢?除了养老储蓄还有长远预期属性外,农民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被卷入到短期化的项目中,盖房子也越来越具有炫耀和竞争的性质,笨拙地模仿城市消费风格以致给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提供了源动力。农民有闲了,意味着休闲需求历史性地平民化了。“两个月农忙,十个月农闲”让留守村庄的农民措手不及,没有历史经验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打发这样富裕的闲暇,于是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方面是大量农民闲下来无所事事,觉得生活没意思,另一方面则是麻将赌博化、民俗活动低俗化甚至邪教局部泛滥。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中国农民如何安排丰裕的生活?或者,丰裕时代农民的美好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农民没有经验,我们也没有经验,需要想象,需要探索。

二是老龄化问题挑战。当下的乡村社会是一个“留守社会”,尤其是像竹山县这样的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社会的主流群体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在许多人的认识中,“留守社会”往往同“衰败”“问题”等字眼关联在一起。这也是误读农村和误解农民的表现之一。留守群体跟务工群体是结合在一起的,尽管空间上存在周期性的分割,但两个群体都遵循着相同的逻辑,那就是在城市化大潮中通过家庭最大化的资源积累,实现包括体面进城在内的社会流动。留守群体不是被社会抛弃的群体,不是同主流社会断裂的群体,更不是底层群体。他们参与到“半工半耕”的家计分工中,因而也在实质性地参与到家庭奋斗中。奋斗者,是心怀希望的群体。奋斗者组成的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乡村社会都将继续维持这样一个结构。乡村建设也就必须要跟这样一个社会结合起来。留守群体中,最值得关注的老年人。一方面,老年人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在变迁社会中,老年人最容易丧失价值生产能力,丧失生活意义。另一方面,老年人具有示范意义,老年人如何度过晚年生活,会影响中青年人的预期。如果老年人可以在农村体面有尊严地安度晚年,或许会增加中青年人在进行城乡选择时乡村生活的吸引力。更关键的是,农村的老年人普遍处于衣食有保障、生活缺陪伴、人生无意义的状况,他们有大把的时间需要打发。除了通过负责部分田间管理和田园经济的农作活动安排时间外,老年人大部分的生活时间是空白的,是孤独的,是无聊的。他们是潜在的最容易被动员的群体。探索农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形式,可以从老年人入手,让一部分的生活先美好起来。

三是社会治理挑战。乡村社会有着悠久的自治传统,乡村自治最主要的治理资源就是伦理道德规范,乡村自治要应对的最主要问题是农民身边的小事,即家庭与邻里纠纷矛盾,村庄沟渠道路等公共物品供给以及年节赛会等公共文化活动。良性的乡村自治,是在国家法律和制度框架内,依靠德治实现内生事务的自主治理,并在自主治理过程中实现伦理道德规范的再生产,也即自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和乡村社会开放,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作用大幅弱化,伦理道德规范的民间捍卫者——乡土权威也在主动退出自治事务,“不管闲事”所代表的公共责任与公共参与意识衰落,成为当前乡村自治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婚姻不稳定、老年人赡养问题、彩礼婚俗问题、村庄公共文化活动衰落都与此有关,同时,国家大量资源农村输入,但农民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公共责任与公共参与意识并没有相应提高,反而出现依赖性增强,甚至趁机谋利等现象。如何通过文化振兴,再造乡风文明,重塑伦理道德规范在引导规约农民行为方面的作用,是文化振兴的重要任务。

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机制创新

文化振兴,当然不仅仅是国家公共文化资源下乡。公共文化资源下乡,解决的是乡村文化资源匮乏问题,却不一定能够应对上述挑战,而且还存在资源供给与内生需求错位的资源浪费问题。文化振兴应该通过乡村社会内部的机制创新,从回应三大挑战入手,激发乡村社会内生力量。竹山县三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十星创建活动,就是文化振兴机制创新激发乡村内生活力的重要经验。

具体的,文化振兴机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党建引领机制。要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度融合,将文化振兴放到乡村振兴中更重要的位置上。党建引领,就是要为文化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正确发展方向,就是要通过党的力量带动各方面广泛参与,齐抓共管,就是要激活全体党员作为“关键少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竹山县探索形成的“县级主导、部门主帮、乡镇主管、村组主抓、群众主体”的“五位一体”十星创建格局,即领导联星、部门帮星、镇村抓星、党员护星和群众追星,就是党建引领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有益经验。

二是社会协同机制。在如今的开放社会中,乡村文化振兴不可能关起门来搞,树一道隔绝城乡的文化栅栏。要发挥全社会参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通过现代社会“大传统”建设推动乡村社会“小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在乡村社会内生约束作用减弱的情况下,发挥全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将地域性的陈规陋习放到社会阳光下暴晒,实现地域文化、现代文化与乡土文化的交流互鉴、碰撞融合。

三是公共参与机制。要将农村的各类社会力量激活,中低龄老年人、留守妇女、退休教师、干部、工人等等,放手将各类群体动员和组织为形式多样的乡村社会组织,如老年人协会、妇女协会等等;要改变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自上而下脱离实际的过度行政干预问题,将文化建设与农民内生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需求激发农民参与热情,让农民真正成为文化生活主导者、评价者、享有者,共商共建、共评共享,共同缔造。竹山县在十星创建中,就抓住了移风易俗这个群众反映特别强烈的牛鼻子问题,对群众操办酒席范围和标准进行限制,依托村红白理事会宣传落实,农村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得到了有效遏制。正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效果,更加激发了群众对十星创建的认同感、参与感与获得感,从而不断夯实着十星创建的群众基础。

四是生活化机制。文化终究要成为普通人的日用伦常,必须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润物无声。竹山县十星创建活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十星文化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融入各领域文化,融入各方面规则,融入各类生产生活场景,融入各种实践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滋养,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为人们日常行为遵循,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的效果。这些就是生活化机制的具体体现这些生活化机制,真正激发了群众参与积极性。生活化机制的实现,家庭是基本单元和参与主体,地域特点鲜明的民俗文化活动是重要抓手,解决老年人的精神照料和社群生活需求是突破口,移风易俗工作是当务之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关注尊龙ag旗舰厅官网

云上竹山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