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热线:0719-4224351

笔端托意抒乡情-人生就是博官网

文学评论

笔端托意抒乡情

——唐泽斌先生乡情散文读札

党世根


近读唐泽斌先生的乡情散文,总有一种品香茗、赏名卉、饮陈酿的感觉。多年来,唐泽斌先生既以一个县领导的身份置身政坛融入社会,又以一个写作者的眼光观察体悟乡村人的命运变迁和时代的风云流转,用心灵的激情娓娓讲述动人的乡情、乡音、乡事,有着读者可以感知的热度与共鸣,并获得点赞。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他近年来发表在媒体上为数不多的散文中,所饱含的情感不是轻巧的而是深沉的;不是华美辞藻吸人眼球而是质朴无华的语言抵达人心。

深情回望家乡人在乡村的生存智慧,笔触走出大山的新时代“弄潮儿”的艰辛历程,透过平凡、苦涩的人生经历,揭示其爱拼才会赢的深刻哲理,是他散文的一个特点。在他的散文《回老家》中,写了解放前烟灯岭村的私塾老师冯先生、铜匠黄胡子、唱皮影戏的邵二爷、木工手艺赛鲁班的郑大爷、中医先生吴至江、草药先生郑二爷、范老汉等人物,他们是本乡本土身怀绝技的手艺人,他们走村串户,风里来,雨里去,凭聪明才智服务一方百姓,不仅赢得了百姓的敬重,而且活出了生命的自尊。在他们身上都打上了 “智慧而善良”的时代烙印。江山代有才人出,新时代催生了新人物:有从摆水果摊到公司老总的唐群菊,有从泥瓦工到建筑行业领军人物的赵海宁,有从药店售货员到公司旗下拥有60多家药店老总的唐晓静等等“深山俊鸟”。他们一脉相承了老一辈能工巧匠的聪明智慧与生存技能,在人生舞台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致富不忘众乡邻,各自带领100多名乡亲走出大山在公司就业。乡亲们在为公司创下年产值过亿元的同时,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坦途。难怪烟灯岭村的乡亲们念叨他们时,脸上溢满的是骄傲的笑容。

关注农村老弱病残、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细心观察他们现实生活的悲伤、热望,并由衷赞叹美好的人性和坚强的生命意志,是他散文的又一特点。在《呼唤》中,作者情凝笔端:“我多想回家乡,那是我心灵归宿的地方”。可是,母亲去世后老宅卖掉了,家乡成了远方的游子回不去的故乡。可那是作者出生的“血地”啊!作者踏上了故乡的热土,来到表姐范昌秀家,这是一个多舛的家庭,短短两年丈夫和儿子先后去世,儿媳把5岁和3岁的两个儿子丢给了年逾七旬、患冠心病的婆婆,与本村的方家喜娃子又生了两个娃,然后又跑了。无独有偶,乡邻王友华大儿子骑车摔死了,沉重的打击使他患脑溢血偏瘫。紧接着小儿子也因脑溢血偏瘫。无奈,儿媳外出打工,将幼子丢给了奶奶。面对老人的哭诉和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作者泣泪呼唤:归来吧,归来哟,这是老人的企盼,又是孩子的呼唤……烟灯岭村是积善之地,乡邻厚道质朴。当作者接到残疾侄儿唐和厚电话说哑巴媳妇去世无钱安葬时,心里五味杂陈。当他赶回老家后,村支书田友斌,乡贤邻居赵元义,及众乡亲们早已把丧事安排得井然有序,大家按照分工各司其职,三天两夜把丧事办得既简洁又热闹。老家人的善举既抚慰了残疾人唐和厚,又触及了作者内心柔软的部位,还对读者的心灵有着较强的冲击力。

紧跟时代脚步,眼光聚焦竹山日新月异的搏动,赞美回归创业人士为家乡增光添彩是他散文的第三个特点。在《家如磁 子如铁》中,他饱含深情地写道:“家乡如磁,赤子如铁,赤子外出走多远,家乡的磁场就有多大,他总能把赤子们紧紧地连在一起。”文中的回归创业人士谌得全、唐成、谭顺平、王成兵等正如当年一样告别繁华的大城市,踏上回乡创业的“强县富民”之路。擂鼓镇谌得全和宝丰镇的唐成等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先后投资20余亿元,创办五福堂集团公司,产业遍及康养、文旅、现代农业,年贡献税收2亿多元。官渡镇在外创业的谭顺平回乡创建湖北国瑞集团公司,年带动500多人就业,年产值近5亿元,上交税费近亿元。双台乡在外打拼数年后回乡不断挖掘弘扬家乡饮食文化的王成兵,创办了“合碗席”餐饮业,成为声名远播的家乡饮食文化招牌。当年,他们怀揣着梦想走出大山,在异乡的创业中,都有着不同的辛酸史,奋斗史!他们在奋斗中沮丧过、挫折过,成功过!他们的成功实践印证了“只有尝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才会不辜负真正的人生……”的深刻道理。

散文是最能体现作者性情、人品、才思和情感的文体。只有向读者“掏心”的诚实人格,方能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性,散文才有动人的情感美。唐泽斌先生的散文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清新之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散文的百花园里,他定能向读者奉献如新蕾绽放的精美篇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关注尊龙ag旗舰厅官网

云上竹山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