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热线:0719-4224351

织密“三张网” 管好“一老一小”-人生就是博官网

竹山县是湖北省重要劳务输出基地县之一,全县45万人口中,每年有近10万青壮年劳力选择外出务工。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独居老人近7000人,留守儿童1100余人,“一老一小”问题在农村十分普遍。如擂鼓镇西河村,总面积8.3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571户2193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72人、14岁以下儿童96人,现有独居老人35人、留守儿童16人。

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监管乏力等因素带来很多心理和社会问题,一直是外出务工者心中的痛点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堰市和竹山县两级政府分别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列为2023年度乡村振兴建设的六件实事之一。

截至目前,竹山县已建成养老服务中心220余所,服务老人8000余人,其中独居老人3000余人;建成留守儿童托管中心20余处,托管留守儿童1100余人。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化养老安幼水平?把民生实事办得更实更好?在民政部门的牵头指导下,各乡镇借助智能化手段,增强人性化管理,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型养老安幼路径。其中,擂鼓镇党委政府积极借助驻村工作队省通信局的支持,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在该镇西河村探索出一条依托“三张网”管好“一老一小”的成功案例。

“天网”赋能 撑起养老安幼“平安伞”

近年来,该村抢抓数字乡村、十星促五兴、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三大示范村创建活动机遇,借助湖北省通信管理局乡村振兴对口援助力量,在全县村级率先启用“数字乡村平台”,利用“天网”将农村养老服务、便民服务、社会治理等搬到线上,让数据“云端”流动,减少人员线下跑动,为农村养老安幼这一民生工程注入强大“智慧基因”。

多端 平台,打造一键式“远程交互”。该村在数字乡村平台的可视化大屏上,留守老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居所和生活状态一目了然。平台设立了智慧养老服务子系统,为35名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语音视频发布终端,设置按钮链接到平台、网格员、在外亲属、村医、商超和农家乐经营者,约定每天早晨9点独居老人准时向网格员一键报告健康状况,随时报告应急、护理、助餐、助行、助医、代购等需求,村支两委通过平台调度资源,及时精准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除了老人,对留守儿童也同样搭建了“远程交互”的应用场景。留守儿童利用手机、电视、电脑等终端,在互联网与老师、同学、家人互动沟通交流,全面提升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反过来,村支两委通过“远程交互”,及时向“一老一小”发布天气预报、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平安预警等信息,畅通双向沟通渠道。

积分 兑换,打造有温度的“爱心商城”。借助“天网”平台,该村还探索设定了积分奖励制度,独居、留守老人通过线上签到、参加集体活动等获得的积分,留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可通过探视、陪伴老人,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得积分。积分可在村委会的积分“爱心商城”兑换毛巾、洗衣液、牙刷、书本、文具等生活、学习用品。采用这样的兑换方式,鼓励引导“一老一小”参与集体活动,融入村集体这个大家庭,避免精神孤独和其他潜在安全风险。

天眼 路灯,打造无盲区的“雪亮工程”。在全村所有院落的进出路口、重要交通路段和村内的水塘沟渠地段,安装治安防控摄像头100余个。为了方便夜间出行,在村级道路和中心院落安装路灯150盏,为“一老一小”照亮回家的路,也让偷盗、行骗者望而生畏,营造一方安全净土。

“地网”覆盖 多元服务呵护“老小乐”

针对瘫痪在床、不会操作智能终端的失能、失智老人,仅有“天网”的全域赋能是不够的,该村还打造了全域覆盖的“地网”,筑牢养老安幼的“双保险”。通过多维空间和多元服务,让养老安幼工作实现“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的双向叠加,让“一老一小”在责任包联、邻里关照健康平安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精神陪伴。

院落网格 老友之家,邻里互助无距离。该村东西平均跨度2公里,南北跨度达到8公里。为了加强对“一老一小”的日常监管,村支两委在全村划设10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一名网格员,对网格内的“一老一小”建立点对点的包联服务责任体系。网格员由村干部、小组长、公益性岗位、无职党员、中心户长等人员组成。为了丰富养老安幼的“神经末梢”和交流空间,让邻里关照、邻里互助成为风尚,该村在新建一批户外健身游园场所之外,在中心院落内动员有爱心的老党员或乡贤,腾出闲置房间,提供棋牌桌、茶水吧、读书角等设施,村委会适当提供水电费和茶水费补助,建成2处“老友之家”,吸引20余个独居、留守老人在“老友之家”和非独居、非留守老人共享幸福时光。

研学基地 童伴之家,关爱成长有载体。该村按照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开发电商基地、民宿、农家乐、农耕乐园、游步道的基础上,高标准开发了占地150亩的中小学生课外研学基地,吸引多家学校到该村开展研学活动,极大丰富了本村儿童的课外实践活动。动员新乡贤参照“老友之家”的方式,创办了3家“童伴之家”,在“童伴之家”内组织村内大学生辅导高年级孩子的学业,高年级的孩子辅导低年级孩子的作业,让留守孩子作业有人辅导,相互交流有场所。

配送代办 志愿服务,定期上门成常态。村里动员村投公司、运营公司、理发师、农家乐、商超、药店等市场主体,根据村委会、网格员提供的老人需求,精准地为老人们随时提供生活物品、医疗物资配送和代办服务,在春节、三八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假日,定期开展各类关爱“一老一小”特殊群体上门服务活动,让他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人网”聚力 打造共同缔造“幸福篱”

养老安幼,是乡村治理和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题中之义。“一老一小”不能游离于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对“一老一小”提供智能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之外,互惠化的发展共建和人性化的精神陪伴更加重要,让他们在融入集体、融入发展实践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党员 志愿者,用责任聚力。充分整合基层党支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政救助站、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团体的力量,全村36名党员、15名乡贤和10名群众志愿者成为“一老一小”最可依靠的贴心人。退伍军人师雄率先回乡搞养殖,在家里腾出一间大房子,自费3万余元,创办培养孩子手工制作能力的“奇趣手工坊”,组建绿色环保志愿服务小分队,为小志愿者定制队服队旗,每月中旬的周末开展垃圾捡拾、垃圾分类处理和环境卫生逐户检查,既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也协助村集体担当环境卫生监管职责。

能人 新乡贤,用爱心给力。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和养老安幼行动的暖心之举,吸引了像师雄这样一批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的回乡反哺。在陕西创业的柏元东,了解村里现有民宿容纳不了日益增多的游客后,主动出资200万元,支持稻香酒店项目建设,并开设“长者幸福食堂”为村内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经济实惠的助餐服务。在深圳某上市公司的90后高管师利民,主动回乡在其老宅基地上投资300余万元,建设“白鹭书院”,为村内“一老一小”提供免费的文化盛宴,引领尚德崇文、孝老爱亲的文明乡风。

公司 项目化,用活动引力。村委会按照共同缔造的理念,成立了村投公司,将农户闲置的房屋和土地,按照股份,纳入农家乐、民宿和研学基地的标准化打造,解决群众产业发展难题。为了吸引人气,村里引进了文旅项目运营公司,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农耕研学、民俗体验、团建打卡、敬老服务、户外阅读等文旅活动,今年“三八”妇女节,网上报名就超过千人。两大公司的联袂运营,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一老一小”群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和参与者。该村35户独居老人中,有8户老人通过参与分红、收到房租或地租等形式增加了现金收入,另有12个老人有了就地务工的收入。村里的小朋友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还极大丰富了校外活动,提高了文艺素养。

         (作者:董武 余娇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关注尊龙ag旗舰厅官网

云上竹山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