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竹山实践”的调研报告-人生就是博官网

人生就是博官网-尊龙ag旗舰厅官网 > 竹山研究
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竹山实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24-08-16 18:25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锐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成效,为今后开展流域治理工作明确目标方向,提供经验启示,7月中旬以来,县政协组织政协常委、委员,及水利、环保等部门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竹山实践’”专题调研,实地了解霍河、太和、韩溪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集各方面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见建议。

一、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情况

竹山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南岸最大支流堵河穿境而过,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承载着“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政治使命。全县境内共有94条小流域,流域总面积3580平方公里,按照“综合布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步施策”原则,已治理19条,涉及流域面积1034平方公里;正在治理15条,涉及流域面积483平方公里;纳入项目库待治理41条,还有19条流域无治理需要。

近年来,竹山县始终秉承“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发展目标,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全流域“一盘棋”的理念,把霍河、太和、韩溪河作为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以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累计投入资金1.43亿元,先后完成“丹治”一期二期、黄龙滩库区坡耕地治理、城关镇霍河、文峰乡太和、宝丰镇龙井、麻家渡镇关东沟、溢水镇邵家沟等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今年,启动城关镇虎山、宝丰镇韩溪河、溢水镇柳树沟、擂鼓镇东河、上庸镇梅溪、潘口乡黄茅观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涉及流域面积483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44平方公里。

二、主要工作成效

在县委县政府科学领导、有力推进下,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试点小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堵河流域竹山段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实现以“小河清”保“大河净”目标,水土流失面积由2016平方公里降至487.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6.69%,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一)共治责任明显加强。针对流域治理难度大、部门权责不明、合力不够等问题,健全县、乡、村三级流域治理责任体系,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流域治理第一责任人,建立流域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编制《竹山县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竹山县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竹山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规划》;统筹水利、环保、财政等17个县直部门力量,将流域治理与国土规划、资源保护、水利、文旅等行业专业规划科学衔接,形成流域现状、村庄布局、污水治理、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等“一张图”,构建流域治理上下联动、部门协调、齐抓共管共治格局。

(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针对流域辐射面大、治理范围广、水质基础不稳的城乡接合部流域,以国土绿化、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推动流域水质持续改善,乡村面貌全面提升。霍河流域以“绿满竹山”行动为契机,开展流域沿线扩绿、护绿、添绿专项行动,实施岸线绿化景观工程;新建城区至霍河污水管网延伸工程3.5千米,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3座,疏浚治理河道2千米,黑化道路9千米,开展改造临库农厕、拆除私搭乱建、关停“散乱污”等行动,实现县城周边3公里内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为霍河片区规划集文化体验、水上游乐、户外探险、康养度假、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打造县城“后花园”奠定良好基础。

(三)特色产业明显壮大。针对山水资源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洁净流域,依托地域文化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太和流域坚持“景村共建、农文旅融合”思路,先后实施了“5 1”工程、“厕所革命”、民房改造、道路硬化等工程,完善了森林民宿、疗养中心、林下餐厅、森中书屋以及健身步道、休闲广场、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着力打造腊梅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太和小流域国家级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太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为当地80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4000元增至14000元,走出了一条乡村美、文化兴、产业旺的共富之路。

(四)生活方式明显转变。针对人口居住分散、垃圾污水排放量大、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的生态脆弱流域,通过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以共同缔造理念引导群众参与流域治理。韩溪河流域对30户以上集中片区建小型污水处理站,对20户左右的零散农户建一体化微处理站,对独家农户配套三格化粪池,累计改造农厕458座,新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4处、一体化微处理站21个,铺设管网20.3公里,实现从源头治理生活污水;划分院落治理单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志愿者、乡贤理事会作用,组建流域护卫队、乡风文明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建立垃圾分类、“门前三包”、公共设施管护等制度,制定村民共同缔造公约和流域管护公约,丰富群众参与路径,让爱水护水节水观念深入人心。

三、经验启示

好山好水好生态是竹山最难得的优势和最宝贵的财富,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竹山实践”中,科学规划、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综合治理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必须坚持统筹推进、系统治理。立足全县流域多、分布广、差异化的实际,在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全面梳理问题,明确治理标准,细化治理举措,落实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制定“施工图”,做到统筹推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这鲜明体现了“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的系统观念,我们必须善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建立流域协同、区域协同的生态修复工作机制,制定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兼容土地、交通、水利、生态、农业等行业规划,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积极探索流域治理、整片开发、措施配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必须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引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在此过程中,把握轻重缓急,明确优先级和时序安排,集中力量在霍河流域率先实施“七个一批”“四个全覆盖”,有效解决生产生活污染问题,整体提升生态功能和空间格局。通过试点工作,深切感受到小流域综合治理既要尊重流域系统的共性特征,又要符合小流域的特殊规律,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推动项目、资金、资源优先向试点流域倾斜,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为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样本。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利民惠民。小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单元,其治理成效的评价关键在于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利益和意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通过修复生态环境、建设水利设施、发展生态旅游,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赞成和拥护。这启迪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利民,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

(四)必须坚持部门参与、协同发力。小流域综合治理涉及部门较多,侧重点、要求、标准不同,合作发展是提高流域环境质量的前提。治理过程中,强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等部门工作协同、信息共享、力量统筹,精准做好项目申报实施工作,有力推进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各部门、各区域齐抓共管、协同治理,打破部门和地域之间的壁垒,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形成生态治理“一盘棋”。

(五)必须坚持共同缔造、群众主体。小流域综合治理初始阶段,以政府主导和项目投入为主,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不够,群众参与度偏低。我县在试点流域治理中,坚持把共同缔造理念运用到系统治污、产业发展各方面,与群众一起想问题、出主意,实现群众得实惠、治理见成效。实践证明,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发挥从生态治理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扩散效应,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既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夯实绿色生态本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进县城“双集中”发展和就地城镇化的现实需要。必须从多个层面着手,构建“系统化 城镇化 产业化 生态化”的治理模式,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格局。

(一)多点发力,科学谋篇布局。一是分区施策。全面摸清资源底数,按照农村、城郊、城区三类区域,科学布局产业项目,统筹推进治山保水、治河疏水、治污洁水、产业发展等。针对跨行政区域的小流域,主动推进跨流域协同治理,统一规划和行动,着力解决过去跨流域管理执法难、管理职责不明确的难题。二是全面铺开。根据区位优势、发展潜力、辐射效果等,着力打造一片小流域、一河清泉水、一条产业带、一道风景线,既与城镇有机衔接、互补协调,又能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和广大农村,实现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三是多元协作。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县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社会组织、企业主体、广大群众深度协作,整合项目资源和人员,集聚各方智慧和经验,形成“政府主导 民间助力”多元协作治理模式。四是包装项目。系统梳理国家、省级关于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政策和具体措施,抢抓机遇、争取资金,谋划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对河流实施系统化、项目化治理,形成“政策包”“项目包”。

(二)系统治污,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分类治理农村污水。围绕保护水生态、治理水环境,实施污水管网延伸工程;在相对集中居民点,建设人工湿地;对分散农户,采取“三格化粪池+庭院湿地+还田利用”模式,加强生活污水管理体系建设。二是逐级清理生活垃圾。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清运体系,增设垃圾中转站、分类亭,采取“四定”(定人、定车、定时、定点)收集转运生活垃圾,确保日产日清。三是综合处理畜禽粪污。建设一批沼气池、生物发酵床、储粪池,发展“畜-沼-种”绿色循环,实现粪污干湿分离、就地发酵、变废为宝。四是严控农业面源污染。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理念,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种田,积极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引进使用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减肥增效技术,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防控全覆盖。

(三)做好结合,夯实生态底板。一是与县城“双集中”发展相结合,建立土地利用体系。以小流域为单元,进一步细化用地分类,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统筹推进城乡用地规划建设管理规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二是与完善水利设施相结合,守住安全底线。建好用好水质安全保障中心和智慧监管系统,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规模水厂建设,开展河道修复清淤、重点支沟治理,补齐防洪排涝短板。三是与生态治理修复相结合,拓展绿色空间。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开展全域绿化行动,保护修复天然林、加强封育人工林,打造河流生态涵养带、道路绿廊景观带,实现河清岸绿、林水相依、以水润城的优美景色。四是与绿色低碳转型相结合,倡树文明新风。大力倡导绿色价值观,拓宽群众对流域复合功能的认识、提高流域价值功能认知,引领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四)因地制宜,做强富民产业。一是在沿线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流域,培育特色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紧靠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加快推进茶叶、蔬菜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设。二是在交通条件良好、自然环境优美的流域,深化农文旅融合。将“水系景观、自然风光、人文资源”串联起来,打造农庄民宿、采摘体验等新兴业态,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让群众共享产业红利。三是在耕地资源丰富、中低产田较多的流域,建设高标准农田。针对项目区易涝、易旱、田块不规整、道路不畅通等低效“症状”,实施“小田并大田”改革,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 鲍龙霖 刘巧玉)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