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创建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践探索-人生就是博官网

人生就是博官网-尊龙ag旗舰厅官网 > 竹山研究
竹山县创建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 2021-05-06 09:11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苗东升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王彩稳

建设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我国政府为了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和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根本目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事业进步,全面提高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自1986年国家组织实施实验区建设以来,全国建设国家级实验区116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13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发展省级实验区100余个。

在现阶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补齐资源环境短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竹山县创建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战略定位

竹山县创建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而申报创建创新新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推动竹山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项目、资金、高端科技、高端研发人才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对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扩大社会就业,增强发展后劲、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需要。我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源区面积最大、水域范围最宽、汇入库区水量最多、水质保护压力最大,是纯调水区、纯贡献区。二是建设“国家级清洁水源地”的客观需要。竹山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重要区域。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以倒逼经济转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最大程度减少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实现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从根本上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同时,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以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切实改善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仅符合“内修人文、外修生态”的要求,而且与竹山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同时,还可以实现建设“国家级清洁水源地”的发展目标。三是为水源区保护与发展做出示范。可持续发展道路能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科学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垃圾,转型升级工业企业,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步,同时可以为其他水源区保护与发展提供范本。四是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的需要。当前,竹山县已进入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实验区建设将会释放潜能,使我县改革和发展的广度、深度、幅度、力度、速度都呈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五是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的需要。我县地处秦巴山区,实验区建设有利于促进特困地区探索扶贫攻坚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积极响应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直接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目标。

二、竹山县创建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所取得成效

自2017年12月29日,湖北省科技厅批准竹山县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竹山县严格按照《湖北省竹山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7—2021)》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实现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科教、民生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先后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贡献单位、湖北省森林城市、湖北省园林县城、湖北省金融信用县、湖北省“县域经济进位显著单位”等称号。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8-2020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余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粮油种植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畜牧业产值20.2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95亿元。清洁能源年产值10亿元。2020年绿松石产业实现产值22亿元。竹山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电子产业园被纳入十堰市“专精特新优”型特色产业集群。2020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电商交易额30亿元。2020年末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02亿元、113亿元,连续五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县。

城乡融合发展快速推进。全县城镇化率达48.5%。竹房城镇带相继建成10大核心农业示范区、5个特色集镇和100个新型社区。150个“5 1”行动试点村任务、19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部完成,101个村纳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整治村。改造背街小巷、微循环道路15条,新建、改建城区公厕39座,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2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74公里,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2个。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6.7万亩。累计新建农网改造线路2652公里。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4%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目标任务。县域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生态乡镇15个、生态村171个;完成“厕所革命”省级试点任务;新建和提档升级污水处理厂16个、配套污水管网142公里,新建垃圾中转站15个,城乡污水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95%以上。关改搬转沿堵河化工企业2家,清退非法码头岸线11处3000余米,关停非法采砂场11家、小水电站7座,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实现“四清四无”目标。持续开展“清水、“大气”、“宁静”专项整治行动,积极落实河湖长制。实现林业总产值27.8亿元。获评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创建单位。

项目投资成果丰硕。累计争取项目资金1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分别是“十二五”的1.5倍、1.33倍。十堰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交通基础设施ppp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秦巴文化艺术中心、职教集团、恒升小学、妇幼保健院、县城集中饮用水源等一批新建或迁建项目建成投用。累计引进招商项目144个、总投资150亿元,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文创旅游等一批项目落地,卓尔、上海东方希望等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进驻竹山。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5%以上,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7627元、11203元,年均分别增长6%、8%。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5%以内。基本医疗保险覆盖39.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33万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高龄补贴、残疾人补助等政策全面落实。竹山留守儿童校外托管模式在全国推广。建成177个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36张。累计改造棚户区2030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受益居民8635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新改扩建中小学90所、幼儿园17所、校舍面积29.4万平方米。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建成24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官渡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14个乡镇开通城乡公交,244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客车。

三、竹山县创建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经验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宗旨就是要着力突破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桎梏,是对政府执政理念、执政方略和公信力的一个考验。

政府主导是推动实验区建设的重要保障。竹山县创建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政府主导对推进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竹山县成立“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县长为组长,27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实验区办公室设在科技和经信局,抽调四人负责日常工作,管理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县委县政府将实验区纳入中心工作定期部署、安排、督办,将专家多次修改定稿、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竹山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印发到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部门,把规划中的7大类60个具有较高生态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示范效益的建设优先重点项目分解到具体单位,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人。实验区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例会,听取工作进度汇报,研究、解决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安排下一步任务。实验区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考评制度得到了完善,做到了有章理事、有人管事事、有钱办事。

部门联动是推动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机制。实验区是一项涉及面广、探索领域宽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各种资源优势的综合集成。竹山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经过3年运行实践,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将规划目标进行年度分解,并列入各政府各部门以及乡镇主要考核指标,进行年终考核,各部门围绕实验区建设总体目标,相互联动、互相配合,确保了目标如期实施。

科学制定规划是推动试验区建设的基础。竹山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实践表明,搞好实验区建设首先要有一个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编制实验区规划是地方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线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显示器。竹山县在编制规划时,充分将县情实际、历史与文化发展、资源与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机融合,在把握可持续发展真正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前提下,通过几十次的调查研究,最终确定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项目以及要采取的相关措施。

资金投入是推动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前提。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顺利实施,竹山县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先建设重点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并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配套项目资金,保障了规划的顺利实施。同时,县政府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外界投资实验区的内项目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项目资源库,落实规划重大项目优先原则,确保了规划内的项目如期顺利实施。

五是科技支撑是推动实验区建设的动力源泉。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竹山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以政策措施为保障,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企业聚焦,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竹山县科技和经信局)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