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一核两带三区”战略 推动竹山文旅融合发展-人生就是博官网

人生就是博官网-尊龙ag旗舰厅官网 > 竹山研究
围绕“一核两带三区”战略 推动竹山文旅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3-02 10:06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贺荣靖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文旅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潮向。推动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的文旅融合发展是放大我县生态历史文化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最佳路径。近年来竹山借助本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全局高度规划实施“一核两带三区”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一条切合竹山实际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为地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竹山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我县具有良好的历史资源和现实基础。

(一)文旅资源优势显著

一是区位优势独特。素有“巴陕要冲、秦楚门户”的湖北省竹山县位于鄂西北生态旅游圈,地处秦巴腹地,南接大巴山脉,东属武当山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点葱坪山2740米,最低点尼姑河口海拔220米。青峰、阳日湾、竹山三条断裂带过境,形成高山草甸、峡谷飞瀑、暗河溪流、地裂断层、天坑溶洞等异彩纷呈自然景观。随着堵河梯级水电开发,国家级堵河源自然保护区、九女峰森林公园、圣水湖湿地公园应运而生,古韵水乡的官渡、上庸镇重现千帆竞渡商旅云集的兴业景像。

二是文化底蕴深厚。据《康熙字典》等历史典籍记载竹山是女娲炼石补天圣地、桃花源原型地和古庸国都城所在地,也是“二七”先驱施洋大律师、辛亥首义元勋张振武的故乡和“中国肚倍之乡”、“中国绿松石之乡”、全国十星级文明创建发源地。拥有以创世神话传说为主的女娲文化,以上庸古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竹山高腔、民歌故事、书法绘画、皮影剪纸、奇石盆景等为代表的堵河民风民俗文化,以劳工大律师施洋、首义元勋张振武等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文化,以十星级文明发祥地为主的现代文化。在众多文化的引领下,女娲山、武陵峡、圣水湖、太和梅花谷等一大批知名旅游品牌,调和出一道道“文旅结合、文玉结合、商旅结合”旅游大餐,为繁荣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二)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有效

现已普查登记在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0余项,涵盖工艺美术、手工技艺、民间曲艺、民间风俗、民间文学、民间舞蹈等众多类别。其中竹山牌子锣、堵河剪纸、女娲传说等6个非遗项目成功登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山高腔、上庸滚龙、官渡木椅等14个非遗项目成功登录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辑出版了《竹山民俗志》《古国星村》《女娲文化研究》《堵河百年影像》等20多部地方文化研究丛书,收集整理出版了《官渡河情歌》《官渡情韵》和《宝丰花鼓船歌集》等民歌集,创作了大型地方歌舞剧《炼石补天》、高腔小戏《茶缘》等一大批优秀地方剧节目。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和传承保护中,竹山绿松石、竹山合碗席、堵河剪纸、竹坪山野菜、官渡木椅等一大批独具竹山特色的文化产品,出县入市走向全国。

(三)文旅产业渐成规模

近年来,竹山紧紧围绕“一核两带三区”的发展战略,抢抓国家、省、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一‘廊’五‘地’”的资源优势,以“湖北全域旅游示范县”和“湖北旅游强县”创建为目标,以“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形象品牌为主打,推进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努力把竹山建成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上重要驿站和国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现已创建女娲山、女娲天池、九女峰森林公园、秦巴民俗风情苑、观音沟、太和梅花谷、武陵峡桃花源国家3a、4a级风景旅游区7家,国际绿松石城湖北旅游名街1家,上庸镇和官渡镇湖北旅游名镇2家,麻家渡总兵安村和宝丰镇新茶村湖北旅游名村2家。培育出乔儿沟杏李采摘游、罗家坡“十星级”文化游、总兵安“美丽乡村”游、溢水东川高效农业科普游、观音沟祈福问道游、百里河休闲养生游、太和梅花谷赏梅游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随着圣水湖、百里河、武陵峡、堵河源等一系列旅游线路的推出,堵河生态文化旅游连点成线、成片已渐成规模,成为推动竹山县域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了竹山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 竹山文旅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竹山紧紧围绕“一核两带三区”发展战略,文旅事业发展的势头良好,但依然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文化旅游发展的瓶颈。文化旅游交通路网体系不健全,缺乏规模化的游客集散中心和景区、景点之间的旅游专线和调度车辆。文旅产业要素不齐全,行、旅、娱、购、食、宿等核心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不能给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二是文化旅游体制机制不畅,旅游业实力不足,规模小,层次低。尤其是旅游队伍薄弱、职能发挥难,旅游景区管理职能交叉现象严重,重建轻管、建而不管现象突出。大多数旅游还只是停留在观光游的低层次水平,也仅局限于区域之内,缺乏与外对接与合作。

三是旅游主体的文化特色突出不够,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精品。没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文化元素在提升旅游品牌中的价值作用发挥不充分。

四是缺乏对文化旅游品牌的有效营销。对文化旅游品牌的推广营销手段单一,近几年虽然举办了多次节事活动,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推介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后续跟进的有效措施,叠加的品牌效应不佳。

三、 进一步推动竹山文旅大发展的举措与对策

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讲话精神,围绕竹山“一核两带三区”发展战略,推动竹山文旅融合大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此,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建方便快捷,清新舒适的旅游环境。一是加快旅游交通建设,推进g242和g346、十竹路、荆康铁路、十巫高速建设;升级女娲山至圣水湖连接公路、女娲山景区公路、武陵峡·桃花源旅游区连接公路,开通a级景区旅游专线车。二是改善旅游接待环境,加快推进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以十巫生态文化旅游路为主轴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建设自驾车营地,引导自驾游活动。三是积极争取竹山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推进生态旅游路、停车场和重点景区游客中心建设。四是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按照“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管理有效、游客满意”的要求,努力实现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街区、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饮点、旅游娱乐点、旅游购物点等游客行程所及的旅游公共场所都有相应标准的旅游厕所,且数量与游客接待规模相适应。五是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推进景区、星级宾馆、旅行社标准化建设进程,培育新型农家乐,合理布局旅游购物网点。

(二)深化文化旅游改革,突破区域限制,做大做强旅游项目。一是扩大旅游业和旅游市场开放力度,优化全县文化旅游招商政策,强化旅游业投资项目指导,鼓励和促进各类社会资本、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二是积极对接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推进旅游跨区域合作,推进与竹房城镇带旅游合作、与竹溪水上旅游的合作、与神农架大九湖旅游合作、与郧县沧浪山旅游合作等项目。三是支持小微旅游企业发展,千方百计引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龙头企业。四是探索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推进景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鼓励引导宾馆饭店、农家乐等先行成立旅游行业协会,推进行业自律。

(三)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初级阶段看山水,高级阶段看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支撑的旅游是没有生命的旅游,山水处处有,文化最难求,只有给旅游打上特色文化的烙印,才能激发出旅游的生命活力。建议组建专业文化队伍,对竹山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特别是对竹山独有的女娲文化、绿松石文化、古庸国文化、革命文化、“十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突出保护利用,找准与具体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做好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推动自然资源与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吸引更多的游客亲近山水,享受文化。

(四)打造全域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品质。以打造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湖北旅游强县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叫得响,具有震撼力的精品力作。一是请非物质文化进景区,打造重点旅游景区。围绕“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旅游品牌创建,指导女娲山、九女峰、圣水湖、女娲天池、武陵峡·桃花源、秦巴民俗风情苑、观音沟等旅游景区建设,把竹山绿松石、堵河剪纸、堵河皮影、官渡民歌、竹山合碗席、竹山懒豆腐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资源移植景区,建立宜赏、宜购、宜学、宜食、宜居、宜体验的新型特色旅游景区,使之成为省内乃至全国的知名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城乡统筹,让民间民俗文化成为带动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着力点。充分利用好古村落、古民居、古民俗等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游、生态游、赏花游、采摘游等多样化旅游产品,强调个性,突出特色,让游客能够赏山水、享文化、乐旅途。三是利用施洋、张振武、许明清烈士故居和林园以及绿池子会议旧址等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四是大力包装绿松石、特色农副产品,深度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创新开发堵河奇石、剪纸、民间手工艺品等优秀资源,形成具有竹山特色的旅游商品产业群。

(五)创新旅游品牌营销,提升竹山知名度和美誉度。美的东西是需要分享的,如果不与人分享,就如同埋藏在深山中的美玉不为人知,文化和旅游同众多东西一样也是需要包装、宣传和推介的。一是准确定位,建立标志性文化旅游品牌。根据竹山的地域和文化特点分析,竹山“秀美”比不了黄山,“奇野”赶不上桂林,休闲娱乐更不如海滨城市,文化基础也没有宗教圣地来的深厚,但是,竹山却是绿松石的主产区,古庸国都城和桃花源原型所在地,这是世界独一份的,“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圣水康养,庸国故里”即是可以叫得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对这些文化旅游品牌的包装推介,应该是可以让人们知晓竹山的。二是强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髓。将能够体现上庸文化、女娲文化、桃源文化特色内涵的宣传口号和标识融入各个旅游景区,让游客在接受服务到参观旅游的任意一点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特色,使竹山“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圣水康养,庸国故里”文化旅游形象深入人心。三是多渠道扩大文化旅游宣传。通过新闻、广告、电影电视、微信、网站等多媒体进行宣传,通过旅行社“以旅拉旅”进行专业化促销,通过举办推介会、洽谈会进行零距离宣传,通过举办“上庸文化旅游节”、“女娲文化旅游节”、“腊梅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庆活动进行形象化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把竹山独一无二、魅力无限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推介出去,从而提升竹山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县文化和旅游局 胡吉政 袁胜敏)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