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福 陈声元 王天斌 师利虎
竹山县地处鄂西北边陲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拥有人口43.8万,现有745个行政事业单位共计10157人,占全县人口总量的2.32%。其中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除外)660个,共计7754人,年工资总额达8149.5万元,占全县年财政支出的近50%。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经费短缺等诸多问题。很多单位只有“吃饭钱”,没有干事业的钱,甚至有些单位连年都在为“吃饭钱”而发愁。事业单位正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危机。因此,近年来,竹山县按中央、省、市确定的方针政策,相继出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当前,全县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审批工作基本完成,竞争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合同鉴证等实质性的工作相继展开,已签订聘用合同人员达6860人次,占全县事业单位总人数的88.47%。总体来说,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展相对稳定,但在改革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如观念和认识问题,政策不配套问题,机制性障碍问题,事业单位自主权问题等,正是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新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致使改革不深入、不彻底。
一、主要难点
1、观念不适应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在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传统管理模式、传统运行机制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变革。几十年来形成的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使人们认为跨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就进了保险箱,端上了“铁饭碗”,工作就是按步就班,报酬就是按月取薪。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内部机制不活,冗员过多,效益低下的情况而推出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新举措,多数职工是拥护和支持的,但也有一部分职工存在一些担心和顾虑。一是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担心下岗分流,害怕失去了工作岗位;二是改革分配制度后,担心加大两极分化,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三是少数怕苦怕累长期懒散的职工,担心丢掉舒服的“饭碗”,转到苦、脏、累的工作岗位上。正是这些担心和顾虑,致使少部分职工至始至终对改革持抵触情绪。再加上部分单位领导怕失稳,管理部门怕失权,单位负责人怕失位等思想,使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举步维坚。
2、政策不配套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立法层次不高,人事管理的政策规定空白比较多,政策之间不配套,成为影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竹山县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政策依据是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通知》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行全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在推聘工作中执行《湖北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聘任管理暂行办法》和《湖北省事业单位人事聘用(任)合同鉴证实施办法》,涉及岗位设置、竞争上岗、社会保险、分配制度改革等配套政策性文件没有出台,聘用制度的推行方面也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指导,这对各部门制定全方位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产生了不利影响。
3、保障不健全
竹山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首先从县直各单位开始,然后延伸到各乡镇。在最大限度地精简机构的基础上,本着“减人”、“减事”、“减支”和“以收定支”的原则,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以岗聘用的要求,必然有部分人员落岗、待聘或分流,甚至有部分职工自愿从事业单位退出,而目前存在单位人员出口不畅,使职工不愿或无法离开单位。人员退出机制的确定依靠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以养老保险为核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要真正建立事业单位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促进“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就要及时解决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问题。否则,必然给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全面深入地改革带来阻力和影响。
4、事业单位自主权不明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要努力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建设。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单位都存在人员现状、事业需求与编制数额之间的矛盾。单位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剩闲的人员出不去,工资调控作用难以发挥,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不明。特别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放权要求强烈,认为国家既已不负担单位经费,单位又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从有利于单位自主发展出发,要求加大单位用人自主权,重新明确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实行宽松自主的人事管理,以区别于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单位的管理方式。
5、推行聘用制的实施范围不清
目前政策界定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的范围是“除依照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以外的事业单位”,但在实际操作发现这种界定过于笼统,因为事业单位的情况仍是千差万别,有相当部分的事业单位拥有执法权,具有行政管理职能,这部分单位是否进行“推行人员聘用制”?还有一些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关系“密切”的事业单位,与其行政主管部门人员混用不分,如何改革?这些问题的明确关系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否留有死角。
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配套政策出台不及时、不完备而形成,有些是事业单位新旧人事管理体制转换形成的,有些则反映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还尚未充分发挥,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各部门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了解不够理解不深所致。应该认识到,改革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属于正常现象,改革就是改旧立新,出现新旧体制的碰撞在所难免,关键是看如何对待如何解决。根据不同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阶段性问题并非难以克服。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各级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工作仍处于人事部门一家唱“独角戏”的境地,其他部门还没有积极参与进来,他们的职能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伊始就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仅靠人事部门一家包打包唱不可能正常进行,不可能广泛深入,更无法完成。正视问题,解决困难是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的当务之急。
1、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协调。通过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各部门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认识,充分了解改革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深刻理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把相关部门的思想集中统一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为“人才兴县”服务,是激发事业单位活力,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必由之路。通过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加强部门沟通和交流,科学分工,积极配合,协调一致,才能保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2、要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为确保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全面快速推进,还应加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宣传力度,使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适应改革的新形势,为改革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加大宣传,更新观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历来改革都会涉及到人们的利益,引起社会的强烈反映,甚至影响稳定的大局。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调查、谈心,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并积极采取对策,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因势利导,增强单位和职工改革的信心。特别是用人、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调整引起的震荡愈加突出,应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职工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同时,还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关心职工,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不光靠说,更要靠做。要把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关心职工生活落到实处。坚持“无情改革,有情操作”,按照“提供机会,有序流动,不推向社会”的原则妥善安置下岗职工。特别要关心家庭困难的职工,在政策的制定及执行中予以适当倾斜,使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凝聚力。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不折不扣,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3、要着力解决政策不配套的问题。当前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由于各种原因,有关主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协调,致使事业单位各项改革互不配套,现已阻碍和制约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体制机构、人事分配、社会保障、财政调度等制度,分别属于组织、宣传、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编办等多个部门的管理。而每个方面的改革都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例如人事制度改革,没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配套,富余人员精简就难以进行,人员难以流动,能进能出就难以实现,势必制约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又如分配制度不改革,还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就难以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等等。所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是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
4、对改革范围,应分别对待逐个明确。除由人事部门明文要求纳入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不纳入此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范围外,对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也不纳入本次推聘范围。除此以外,一般的都要纳入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今后国家另有规定的,再按有关规定执行。
5、应切实解决好事业单位的自主权问题。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要求,应逐步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特别是针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