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庸国-人生就是博官网

人生就是博官网-尊龙ag旗舰厅官网 > 地域文史
解密古庸国
发布时间: 2013-09-25 12:05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王素冰
 
 一
  地处巴山堵水间的古庸国,应是华夏大地上最早的方国之一。据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舜典》记载:“舜帝三十而征庸,在位五十载,徙方乃死。”可见4000年前的尧舜时期,庸作为一个部落方国就已存在了。
  庸国在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精彩登场,是在公元前1046年。当时的庸人与同居秦巴地区的“西土八国”一起,不远千里来到牧野(今河南孟津),与周武王姬发会师,直捣商纣王的首府朝歌。其事迹见于《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由此可见,庸国是武王伐纣联军的主要部分,排在蜀、羌等国家的前面。《史记》关于牧野之战的记叙则更为详尽,每一位读过此段文字的人,都会对周武王姬发摇头晃脑的生动表演记忆犹新。
  在古庸国生存繁衍的秦巴地区,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也发现了人类的早期文明印痕。如发现于重庆市巫山县、距今204万年的“巫山人”,发现于湖北郧县的、距今100万年的“郧阳人”等。在堵河流域的竹山霍山坡、潘口、两河口黄土包等地,先后出土了大量新、旧石器,留下了1万年前古人类的信息。这里中小河流纵横,物种丰富,气候适宜,应是古人类生存繁衍的宜居场所。《康熙字典》、《神仙全传》、《舆地纪胜》等记载的女娲炼石补天遗址,在竹山城西四十里的女娲山,则是从另一侧面记录了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足迹。
  关于庸人的起源,古往今来众说纷纭,目前较流行的有几种说法:一是"容成氏"之说。上古时期,"容"与"庸"通用,因此有人说容成氏就是庸成氏,容成氏就是庸国的先君。二是"祝融"说。认为钻木取火的祝融氏是庸人的祖先。三是巴人说,认为巴人为其先祖。四是“百濮”说,认为百濮部落是庸人祖先。
  这些说法大多猜测臆断,并无多少考古和文献依据。倒是近现代一些大家的观点,似更接近于史实。如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巴庸系》中说:“庸分布在湖北西北部汉水流域,北以秦岭山脉与汉族分界,南以巴山山脉与巴人分界,其民族介乎巴与汉族之间。周初助周人灭商,春秋与楚为敌,后为楚秦巴灭而分之,后遂同化于汉族。庸在商周间殆纯为异族。”王桐龄《中国民族史》也说:庸为西方民族的一支,庸族血统界乎汉苗藏三族之间,在汉水中流流域,是与巴、蜀各自独立之民族。综合诸多因素来看,古庸人应该是颛顼苗裔的分支,从各地散居的庸人后裔的生活习俗来看,他们与土家族是“近亲”。
  二
  夏商时期的庸国有何作为,因无正史记载,不好臆揣。但从“庸”字的变迁,似可看出一些影子来。古庸国人应掌握着先进的青铜技术,国内又盛产金属,是铸钟大国,因此又被称为"镛人",夏商时期许多鼎器都是庸人的杰作;庸人掌握了先进的修造技术,善于筑城建房而被称为"墉人",周朝时周人就曾请庸人在洛邑建造都城,竹山县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3000余年风雨侵蚀,仍然屹立不倒,这足以证明庸人的建筑艺术的高超;庸人生活水平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准,史书中记载"茶风源于巴山楚水间",庸人是最早饮茶的先民;庸人还追求生活的艺术,注重娱乐,史料记载庸人是围棋的发明者,堵河流域的上庸是尧统治时期尧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在此发明了棋类博弈游戏,史称“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庸人还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古代战事考》说“惟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
  牧野之战后,庸国被封为“伯国”,在“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中居中,在异姓诸侯中位居上游。庸国开始迅速崛起。疆土不断扩大,鼎盛时期比早期的秦及周宗姬封侯国及巴国还大,与南方正在崛起的楚国不相上下。其疆北抵陕西汉中、安康,南到湖南常德、张家界,西至重庆奉节、万县,东临湖北保康、兴山,面积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书记载中提供了庸国疆土丰富的资料。《读史方舆纪要》载:“四川首州府,周庸国地。大宁、奉节、云阳、万县、开县、梁山皆其地也。”《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汉中)本附庸国,属蜀。”《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载“于周为庸国之地”。《魏书》记载:“皇兴四年置东上洛,永平四年改为上庸郡。辖商、丰阳二县。”上庸郡就是商洛东部丹凤、商南、山阳一带,名为庸郡,可能与曾经是庸国属地有直接的关系。
  庸国的爵位也很高。《礼记·王制》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仪礼》说:“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庸国国君世代为侯伯,其他诸侯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周时分封制度是严格的,非伯者不能称其为诸侯,故楚子威逼周王室给其封号,“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庸既为伯,说明其地位很高,也充分证明庸国的强盛。
  庸国疆土如此之大,在春秋前期少有。而疆域广大的庸国并非是徒有其表,其国力也非常强大。商朝时期,庸是群蛮之首,“百濮”都归集在庸国麾下。春秋时期,庸国称雄于楚、巴、秦之间,曾打败楚国几次入侵,以至于给楚国造成迁都的威胁。最后的庸楚之战,楚如果不联合巴、秦,单靠某一个诸侯国想灭掉庸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庸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竹山县境内,古今学界无争议。但具体的方位却仍是一个谜。据说已故著名楚史专家石泉先生,生前曾派弟子来竹山寻找古庸都旧址,并说“庸都何在”是“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他根据史料考证,初定六处“疑址”:一为文峰皇城村境内;二为原田家坝北坝街;三为田家坝镇两河口;四为今县城所在地;五为今竹溪县河镇境内;六为城北80里的原沧浪乡境内。终因无考古文物支持,没有得出令学界信服的结论。近年来,省、市文史专家实地考察地形地貌后初步认定,考虑到古史记载古庸都“三面际水”的记载,今竹山县城所在地为庸国都城的可能性较大。
  三
  公元前611年,楚国遇上严重灾荒,饿死不少百姓,楚庄王在韬光养晦“三年不鸣、不飞”。楚之四邻乘其危难群起攻楚。庸国国君遂起兵东进,并率领南蛮附庸各国的军队会聚到选(今枝江),大举伐楚,楚国危在旦夕。楚庄王火速派使者联合巴国、秦国从腹背攻打庸国。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为三国所灭,楚王实现了“一鸣惊人”的壮志。
  庸国灭亡后,秦、楚两国疆域相连,在两大强国近四百年的战乱中,故庸旧地朝秦而暮楚,昔日的古都方城不断地变换着两国战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显然,这样的生存境遇是一个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族群不能承受的。早在灭国之时,庸人就开始了悲壮地迁徙,去寻找新的家园,在四面强敌、遍地狼烟的虎视下,他们的迁徙路线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沿着武陵山脉过峡江,进入到清江、酉水、澧水流域,而这些区域,正是现在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地。
  有关庸国的历史记载,随着楚、秦、巴三国灭庸之战烟消云散,庸人在逃亡的迁徙中也从历史中消失踪迹。从流传于今的张家界、湘西的地名中可以看到,从遥远的庸国迁徙而来的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在与当地族群经过了最初的冲突后,他们融入了土家族的先民中,并为我们留下一系列地名:庸州、大庸溪、施溶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武陵江……庸人的后裔,除少部分在原住地躲进深山,繁衍生息外,大多数流散于在鄂西、张家界、湘西更为广大的山林中。
  四
  庸国因其立国早,灭国也早,正史记载少,其事迹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故为学界关注少。其实,早在清末民国时期,梁启超、陈寅硌等大家,对古庸国都有过精彩论述。如在谈到秦楚巴灭庸时,梁启超说:“楚庄即位三年,联秦、巴之师灭庸,春秋一大事也。”可见庸国在春秋时期,是一方影响时局的重要的力量。
  近年来,古庸国再次被湖北、湖南的学界所关注,甚至被称为“东方古罗马”、“中国的庞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著名巴史专家张良皋在其专著《巴史别观》中,首章便以《故国神游》为题,全面揭秘古庸国文明,提出了华夏文明起源的“巴域说”。他认为:古庸文明和已经发现的三星堆文化、玛雅文化一脉相承。先秦时代许多文化之谜,包括四灵、十干、五行、八卦及楚文化、巴文化都与庸国息息相关。道教盛言四灵、五行、八卦,因而庸国也是道教的原生地。庸国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么高估都不过份。古庸国应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里。他的《离骚》的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就明确告诉我们,他的家族是中原五帝高阳氏颛顼的后代,而他本人则是某一位“庸伯”的嫡嗣。庸国是巫文化的发源地,今重庆巫溪、巫山两地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十巫降临”之地,“巫风”仍浓。而崇尚“万物有灵”的巫文化正是“狂放奇丽”的楚文化的源头,可以说,庸国文明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瑰宝——《离骚》和《楚辞》。
  湖南张家界政协主席周元庭曾专门撰写提案,呼吁深入研究古庸文化,建议湖南省委、省政府应对“古庸国历史文化研究课题”应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聘请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文字学、传播学、遗传学、地理学、天文学、环境学等各方面专业人才,组成综合研究的专家团队,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古庸国历史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系统地分项考证和联合攻关,彻底破解深埋历史底层的千古之迹,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擦中华文化中这张珍贵的历史名片。应在在湖北竹山建造庸国文化纪念堂。在此基础上成立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领导小组,向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提出申报,争取将湖南大庸和湖北竹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更有趣的是,从2004年始,竹山被不少学者考证为“桃花源”的原型地,称陶渊明的《桃花源》里描写的“避秦时之乱”的村民正是古庸人,其原型地就在竹山南部的桃源村,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连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家地理》等权威媒体都来探源。由此看来,古庸国又成了中华隐逸文化的源头。
 古庸戈.jpg     古庸戈
 
皇城校场坝.jpg    皇城校场坝
 
秋日田家坝.jpg  秋日田家坝
 
县城新景.jpg  县城新景
 
张年皋找方城.jpg   张年皋找方城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