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素冰
一千六百年前,陶渊明以其诗人式的优雅与空灵,写下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从此“桃花源”便成为国人心中与世无争、超然世外的精神家园。地处秦巴腹地的竹山,因为历史上曾置设武陵县、南山有村名桃源等诸多因素,竟与人人神往的“桃花源”沾上边儿。近年来,央视来作过“探索发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来探过源,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刊发信息数以万计,各路徒步探访者更是络绎不绝,大有一路走红之势。
刘子骥的三位“后来者”
“竹山桃花源”的发现与传播,与三位热衷于探轶、寻源的“好事之徒”密不可分。
首先把“桃花源”与竹山联系起来的,是我的老师、一直致力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明安生先生。2004年,我们三家单位正联合编辑出版一本反映地域资源与文化的册子《堵河源》,老师寄来一稿《桃花源就是堵河源吗?》。可能是觉得这个题目太大、太敏感的缘故吧,标题用的是一种探讨式的问句,作者一栏也没有留下本名,而是署作“明天”。但文章的内容,却是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地提出了“桃花源就在竹山”这一命题,主要论据有四:其一,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在中国大地上叫“武陵县”的只有竹山一个地方,湖南常德的“武陵县”,是隋以后设立的;其二,竹山的桃源村、竹溪的桃源乡是古地名,已流传数千年;其三,竹山、竹溪地处秦楚交界,战争频仍,庸人正是被秦人所灭,“避秦时之乱”而躲进深山完全合情合理;其四,陶渊明的曾祖、祖父曾长期在荆州、武昌作官,离竹山较近,南阳刘子骥离竹山更近,历史上武当山就曾属南阳郡管辖,时空方位更合理。老师的真知灼见引起我们竹山人的关注与思考。
但真正把“桃花源”广为告知世人的,则是县文联的华赋桂主席。凭着多年对地域文化的观察思考,在“桃花源”的问题上,他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第一,桃花源的原型地应是官渡镇境内的桃源村武陵峡附近,入口是桃源村,穿过近十公里的幽深峡谷,便到了竹溪桃源乡,地域地貌与原文神似。第二,在《太平广记》、《神仙全传》中均记载的“梯仙国”的故事中,有这样的内容:在唐中宗神龙元年,当时竹山县有个富人叫阴隐客,他在自家后院打井时,发现了一个山洞,山洞后面隐藏着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千岩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每岩壑中,皆有金银宫阙。有大树,身如竹有节,叶如芭蕉,又有紫花如盘。五色蝴蝶,翅大如扇,翔舞花间。五色鸟大如鹤,翱翔树杪。每岩中有清泉一眼,色如镜;白泉一眼,白如乳”。其中的一个都城名为“梯仙国”。后复入,不知入口。此故事与“桃花源”如出一辙。现在官渡镇内仍广为流传,应是其原型。华赋桂将他的发现,通过《楚天都市报》、《十堰晚报》记者之笔向社会发布后,顿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三位“竹山桃花源”的超级“粉丝”与鼓吹者,是华中科技大学年迈八十的老教授、著名巴史专家张良皋先生。张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多次徒步到武陵峡考察,且在其著作《巴史别观》中,不惜以一节的篇幅,以自己的切身感和丰厚的学养,深入介绍竹山桃花源。我曾陪张老到官渡采风,见其现场挥毫作诗一首:“武陵何处觅真源,莫见桃花便泊船。南阳若逢刘子骥,问津焉肯到源南?”以幽默调侃的笔墨,表达出对竹山桃花源的认同与喜爱。
“南庸”“北庸”,本是一家
在互联网上搜索“ 桃花源”这一词条,你会发现全中国大约有三十左右的地方都在“争”桃花源,遍布海峡两岸,大江南北。由此可见“桃花源”在每个中国人精神深处的影响力。但若论公认度,湖南的常德、张家界与湖北十堰的竹山县却更富盛名。这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在“正史”中均有记载,更具权威性。魏晋以前,在中国的版图上叫“武陵”的地名一个是竹山的武陵县,一个是地处湖南的“武陵郡”。《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时间应为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取意“止戈为武,高平为陵”,辖孱陵、沅陵、元阳等十三县。至于“武陵县”,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等权威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等多部书籍记载:“武陵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我县古版县志亦有同样记载,“百度”搜索中,“武陵县”仅录用这一权威记录。
深入比较研究,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北有湖北的上庸郡、武陵县、武陵水,南有湖南的武陵郡、大庸县、大庸溪。甚至有张家界学者调查统计发现,当地叫大庸溪、大庸滩、大庸口、大庸坪、大庸桥、大庸路、大庸卫、大庸所、大庸县、大庸市等带“庸”的地名竟多达二十余个,与湖北竹山县的上庸山、上庸水、上庸县遥相呼应,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暗藏着巨大的内在联系呢?其实,早有学界前辈作过深入研究。在民国时期,陈寅恪先生就关注到这问题,提出了“庸人南徙”说,认为湖南常德、大庸等地的土家族,正是公元前611年,秦、楚、巴三国联合灭庸时,为避难大迁徙的庸人后代,为纪念家乡故地,他们就把故乡原有地名整体搬迁到新的住地,并一代代流传下来。楚史专家石泉先生在其《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一书中也有过深入阐述,他说:“今湖南省内同名诸水,其得名恐在后,当楚人南迁后,把原居处的河流名称移植于源远流长、水量大得多的新址诸水的结果。”2002年,远离秦国疆土的湖南里耶古城,考古出土大量秦简,亦是对庸人南迁的又一例证。
由是看来,不管是湖南常德、张家界,还是湖北的竹山、竹溪,其以“武陵”、“桃源”为主要符号的隐逸文化,都是古庸人及其后裔,在那个艰难困苦环境中创造的文明。《张家界》杂志的执行主编吕勇曾撰长文《谁识大庸——一个民族的隐逸》,进一步分析、阐述庸人文明发展史,认为:“庸”应是张家界地域文化的一个源点,只有把南、北“庸”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找到武陵隐逸文化的真正源头。
武陵隐逸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2011年8月,县委书记佘立柱徒步穿越武陵峡后,惊喜地说,武陵峡是大自然给竹山人民留下的一份宝贵资源。的确,从秀美幽深的长峡风光到神奇空灵的隐逸文化,“竹山桃花源”以其独特的资源和巨大的文化潜质,给竹山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从文化内涵上看,武陵隐逸文化的特质是人类对自由、飘逸、神奇、空灵的精神追求。《桃花源记》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在这个短短的故事中,有桃源美景,有幽深峡谷,有阡陌村落,有探幽觅奇,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在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乐土。人们对完美精神世界的向往,甚至会超越物质世界而成为终极追求。这就是许多如陶渊明这样的古代高人隐士,放弃世俗的繁华遁入山野、终老林泉的原因。“桃花源”应是研究、揭密中国隐逸文化的重要范本与符号,桃源、武陵亦成古往今来文学、诗词创作的重要元素。
从社会意义上看,武陵隐逸文化倡导的是和谐、安宁、友善、祥和的大同世界。“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充满着人间大爱,平等,和睦,超然物外,这既是古代仁人圣贤毕生追求的大同社会,更是当下建设和谐文明社会的理想版本。在现代社会中宣传、传播“桃花源”的人文精神,让每一个竹山人知道自己就生活在“人间桃花源”,能够潜移默化、净化人心,形成人人向善的社会风尚,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意义。值得一提的,从秦汉至唐,竹山一度被称着“安城”、“齐安”、“新安”、“富安”等,不知是否与“桃花源”有着某些内在联系。
从旅游价值上看,武陵峡与桃花源展现给世人的是优美、原生、古朴、悠远的人间佳境。溪流潺潺,古木葱茏,峡谷幽深,村落隐现。每一位身临其境者都惊叹:这里山水太美了,这里与陶渊明描述得几乎神似。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全国各地自发进峡的“驴友”就多达数千人。优美的山水,再加上神秘的文化,使武陵峡、桃花源在国人中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把竹山的旅游定位为“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两大版块,是恰当精准、相得宜彰的。当然,与湖南的常德、张家界相比,这里的旅游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包装景区、完善设施、加强推介,更需要“南庸”、“北庸”联起手来,把南北两大“桃花源”的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共赢发展。(作者系县新闻办总编辑)
武陵峡一景
一千六百年前,陶渊明以其诗人式的优雅与空灵,写下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从此“桃花源”便成为国人心中与世无争、超然世外的精神家园。地处秦巴腹地的竹山,因为历史上曾置设武陵县、南山有村名桃源等诸多因素,竟与人人神往的“桃花源”沾上边儿。近年来,央视来作过“探索发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来探过源,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刊发信息数以万计,各路徒步探访者更是络绎不绝,大有一路走红之势。
刘子骥的三位“后来者”
“竹山桃花源”的发现与传播,与三位热衷于探轶、寻源的“好事之徒”密不可分。
首先把“桃花源”与竹山联系起来的,是我的老师、一直致力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明安生先生。2004年,我们三家单位正联合编辑出版一本反映地域资源与文化的册子《堵河源》,老师寄来一稿《桃花源就是堵河源吗?》。可能是觉得这个题目太大、太敏感的缘故吧,标题用的是一种探讨式的问句,作者一栏也没有留下本名,而是署作“明天”。但文章的内容,却是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地提出了“桃花源就在竹山”这一命题,主要论据有四:其一,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在中国大地上叫“武陵县”的只有竹山一个地方,湖南常德的“武陵县”,是隋以后设立的;其二,竹山的桃源村、竹溪的桃源乡是古地名,已流传数千年;其三,竹山、竹溪地处秦楚交界,战争频仍,庸人正是被秦人所灭,“避秦时之乱”而躲进深山完全合情合理;其四,陶渊明的曾祖、祖父曾长期在荆州、武昌作官,离竹山较近,南阳刘子骥离竹山更近,历史上武当山就曾属南阳郡管辖,时空方位更合理。老师的真知灼见引起我们竹山人的关注与思考。
但真正把“桃花源”广为告知世人的,则是县文联的华赋桂主席。凭着多年对地域文化的观察思考,在“桃花源”的问题上,他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第一,桃花源的原型地应是官渡镇境内的桃源村武陵峡附近,入口是桃源村,穿过近十公里的幽深峡谷,便到了竹溪桃源乡,地域地貌与原文神似。第二,在《太平广记》、《神仙全传》中均记载的“梯仙国”的故事中,有这样的内容:在唐中宗神龙元年,当时竹山县有个富人叫阴隐客,他在自家后院打井时,发现了一个山洞,山洞后面隐藏着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千岩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每岩壑中,皆有金银宫阙。有大树,身如竹有节,叶如芭蕉,又有紫花如盘。五色蝴蝶,翅大如扇,翔舞花间。五色鸟大如鹤,翱翔树杪。每岩中有清泉一眼,色如镜;白泉一眼,白如乳”。其中的一个都城名为“梯仙国”。后复入,不知入口。此故事与“桃花源”如出一辙。现在官渡镇内仍广为流传,应是其原型。华赋桂将他的发现,通过《楚天都市报》、《十堰晚报》记者之笔向社会发布后,顿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三位“竹山桃花源”的超级“粉丝”与鼓吹者,是华中科技大学年迈八十的老教授、著名巴史专家张良皋先生。张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多次徒步到武陵峡考察,且在其著作《巴史别观》中,不惜以一节的篇幅,以自己的切身感和丰厚的学养,深入介绍竹山桃花源。我曾陪张老到官渡采风,见其现场挥毫作诗一首:“武陵何处觅真源,莫见桃花便泊船。南阳若逢刘子骥,问津焉肯到源南?”以幽默调侃的笔墨,表达出对竹山桃花源的认同与喜爱。
“南庸”“北庸”,本是一家
在互联网上搜索“ 桃花源”这一词条,你会发现全中国大约有三十左右的地方都在“争”桃花源,遍布海峡两岸,大江南北。由此可见“桃花源”在每个中国人精神深处的影响力。但若论公认度,湖南的常德、张家界与湖北十堰的竹山县却更富盛名。这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在“正史”中均有记载,更具权威性。魏晋以前,在中国的版图上叫“武陵”的地名一个是竹山的武陵县,一个是地处湖南的“武陵郡”。《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时间应为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取意“止戈为武,高平为陵”,辖孱陵、沅陵、元阳等十三县。至于“武陵县”,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等权威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等多部书籍记载:“武陵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我县古版县志亦有同样记载,“百度”搜索中,“武陵县”仅录用这一权威记录。
深入比较研究,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北有湖北的上庸郡、武陵县、武陵水,南有湖南的武陵郡、大庸县、大庸溪。甚至有张家界学者调查统计发现,当地叫大庸溪、大庸滩、大庸口、大庸坪、大庸桥、大庸路、大庸卫、大庸所、大庸县、大庸市等带“庸”的地名竟多达二十余个,与湖北竹山县的上庸山、上庸水、上庸县遥相呼应,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暗藏着巨大的内在联系呢?其实,早有学界前辈作过深入研究。在民国时期,陈寅恪先生就关注到这问题,提出了“庸人南徙”说,认为湖南常德、大庸等地的土家族,正是公元前611年,秦、楚、巴三国联合灭庸时,为避难大迁徙的庸人后代,为纪念家乡故地,他们就把故乡原有地名整体搬迁到新的住地,并一代代流传下来。楚史专家石泉先生在其《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一书中也有过深入阐述,他说:“今湖南省内同名诸水,其得名恐在后,当楚人南迁后,把原居处的河流名称移植于源远流长、水量大得多的新址诸水的结果。”2002年,远离秦国疆土的湖南里耶古城,考古出土大量秦简,亦是对庸人南迁的又一例证。
由是看来,不管是湖南常德、张家界,还是湖北的竹山、竹溪,其以“武陵”、“桃源”为主要符号的隐逸文化,都是古庸人及其后裔,在那个艰难困苦环境中创造的文明。《张家界》杂志的执行主编吕勇曾撰长文《谁识大庸——一个民族的隐逸》,进一步分析、阐述庸人文明发展史,认为:“庸”应是张家界地域文化的一个源点,只有把南、北“庸”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找到武陵隐逸文化的真正源头。
武陵隐逸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2011年8月,县委书记佘立柱徒步穿越武陵峡后,惊喜地说,武陵峡是大自然给竹山人民留下的一份宝贵资源。的确,从秀美幽深的长峡风光到神奇空灵的隐逸文化,“竹山桃花源”以其独特的资源和巨大的文化潜质,给竹山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从文化内涵上看,武陵隐逸文化的特质是人类对自由、飘逸、神奇、空灵的精神追求。《桃花源记》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在这个短短的故事中,有桃源美景,有幽深峡谷,有阡陌村落,有探幽觅奇,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在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乐土。人们对完美精神世界的向往,甚至会超越物质世界而成为终极追求。这就是许多如陶渊明这样的古代高人隐士,放弃世俗的繁华遁入山野、终老林泉的原因。“桃花源”应是研究、揭密中国隐逸文化的重要范本与符号,桃源、武陵亦成古往今来文学、诗词创作的重要元素。
从社会意义上看,武陵隐逸文化倡导的是和谐、安宁、友善、祥和的大同世界。“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充满着人间大爱,平等,和睦,超然物外,这既是古代仁人圣贤毕生追求的大同社会,更是当下建设和谐文明社会的理想版本。在现代社会中宣传、传播“桃花源”的人文精神,让每一个竹山人知道自己就生活在“人间桃花源”,能够潜移默化、净化人心,形成人人向善的社会风尚,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意义。值得一提的,从秦汉至唐,竹山一度被称着“安城”、“齐安”、“新安”、“富安”等,不知是否与“桃花源”有着某些内在联系。
从旅游价值上看,武陵峡与桃花源展现给世人的是优美、原生、古朴、悠远的人间佳境。溪流潺潺,古木葱茏,峡谷幽深,村落隐现。每一位身临其境者都惊叹:这里山水太美了,这里与陶渊明描述得几乎神似。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全国各地自发进峡的“驴友”就多达数千人。优美的山水,再加上神秘的文化,使武陵峡、桃花源在国人中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把竹山的旅游定位为“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两大版块,是恰当精准、相得宜彰的。当然,与湖南的常德、张家界相比,这里的旅游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包装景区、完善设施、加强推介,更需要“南庸”、“北庸”联起手来,把南北两大“桃花源”的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共赢发展。(作者系县新闻办总编辑)
武陵峡一景
相关新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