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善清
余疑沅即涢,今汉北有涢阳,则所谓“乘舲船而上沅”者,亦在其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均州风俗下”,谓汉中风俗与汝南同,有汉江川泽山林,少原隰,多以刀耕火种。人性刚烈躁急,信巫鬼,重淫祀,尤好楚歌。余意屈原《九歌》,盖产其地,远承二南遗響。
——钱穆《屈原居汉北为三闾大夫考》
前不久,中国屈原学会的专家学者在郧县召开“屈原与郧阳”专题研讨会,对汉江流域郧县段进行田野调查和实地踏勘,得出结论:屈原曾于楚怀王十六年至十七年被流放郧县,在郧县生活了两年,并写下了《渔父》、《抽思》等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
公元前305年,屈原被放逐,他当时正当青春年华。
23岁任左徒的屈原,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显要人物,在朝堂大刀阔斧变法,在齐楚及他国间搭建起抗秦联盟,政治声望很高。“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杰出的才干使他受到楚怀王赏识,从而议国事,出号令,接待宾客,应对诸侯,引领楚国在战国七雄中异军突起。屈原推广教育,培养治国梯队,以壮大楚国为己任。然而诡谲复杂的战国时局以及内外阴谋家的诬陷,忠直的屈原没能崭露政治抱负太久便被边缘化。曾与他有很好君臣之谊的楚怀王放弃了对他的倚重,把他打发到王室祖居之处任三闾大夫,管理王室宗族。
亦贬亦逐,让一向心灵单纯、又曾与国君投缘的屈原,犹如从十里春风里坠落百丈冰崖,悲伤、痛心、困惑、哀怨充斥内心。
在郧乡表明志向
从郢都启程,溯汉水,向北走,屈原来到秦楚交界的汉北郧关(今郧县一带)。“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望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抽思》)他像一只孤独展翅的鸟儿,魂不守舍,飞行在汉北山川,心情无比落寞。看到眼前的大好河山,他的心情更为沉重:楚地商於六百里被强秦夺走,八万甲士、七十余将领于丹阳一战而殒,辖秦巴山区的汉中被割,蓝田之战又逢败绩,秦国涉足汉水流域已久,楚国北边国境洞开,昔日的盟友韩、魏也趁火打劫袭击了邓地……战略失误,接连失地,国事无可逆转地走向下坡。
先祖筚路蓝缕经营数百年不断壮大的疆域,如今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被蚕食鲸吞,这让人怎么忍得下?
沿汉水北上,抵先祖发祥地商南,拜会屈、昭、景三大家族的兴起之地。在这里屈原受到了热烈欢迎,老百姓争相迎谒,让子弟拜他为夫子。在这个充满热情的氛围里,他也消解了不少抑郁情绪。
从国家重臣到管理宗室事务的大夫,陡然闲置下来的屈原只得把志向和情感寄托于苍茫的汉北疆土。他以他人无从感知的悲怆,独自走进沉寂的坊间,以淡忘对国事的纠结和对浊世的愤懑。郧关是他最先到达的地方,这里毗邻丹淅,通秦入楚,汉水过境,古风悠久,是开启楚国文明的原乡。汉江两岸与楚国一同崛起的古之方国,在这里留下了大大小小的遗址,五十里之国、十里之城曾经如繁星一般,如今虽国体不存,被纳入楚国治下,形成多个城池,但薪火犹在,已经成为楚国金属器具冶炼制作的重要地区,农耕、渔猎、城池鼎新于世,是相当开化之地。四百年前先辈屈暇征剿郧汉方国时,率军从这里走过,他足迹仍历历在目;楚庄王踏平麇、庸之地,东出南阳问鼎中原的霸气依然荡漾在这苍茫山巅……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涉江》)步入郧汉溪谷,山峻蔽日,林深猿号,云霏承宇,霰雪无垠。
一日,云散天开,群犬向日,狂吠不止。屈原立即想到自己的境遇,自己在朝堂、各国间,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卓越之才怎么能不被少见多怪、犬类一般的群小们妒忌?邑犬群吠这一山区生活景象让他颇有感悟,日后所作的《怀沙》便是借此铺开的思路。
幽静的谷壑适合孤独者独语或对话苍天,独处幽谷、孤芳自赏、自在安适的芷兰桂树成为屈原的知己和倾听者。从它们身上他既获得了心灵的呼应,又看到了自己高洁的品质,也获取了人格的自信与支撑。“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惜诵》)他百感交集,采撷,佩戴,或捣之为粮,或播之迎春,将这些芳草化入精神之中,安慰内心的苦闷。余秋雨在《第一诗人》中想象屈原当年触发诗意的自然环境有这样的描述:那儿树茂藤密,物产丰裕,任何角落都能满足一个人生存需要,因此就有可能让他独晤山水,静对心灵。那儿云谲波诡,似仙似幻,很有可能引发神话般的奇思妙想。那儿花开花落,物物有神,很难不让人顾影自怜,借景骋怀,感悟伤情。那里江流湍急,惊涛拍岸,又容易启示人们在柔顺的外表下志在千里,百折不回。余秋雨这里揣摩的是屈原行走长江谷涧的景象,其实也很契合汉江郧关的自然情境。
披发跣足,走出山谷,行吟郧关之堵河,屈原以自己的悲情迎合悠远的江水之音。他对汉水怀有一种庄严的情结,因为这江是楚人未识长江以前就结识的一条血缘之江,在楚人早先的视野里,“江”就是汉水、汉江。
堵河入汉,乃郧关一景,此处时常有大河涨水向东流、小河涨水向西流且清浊不同的奇观,从这向下,一段汪洋恣肆的汉水,便是被祖先称为沧浪之水的所在。奇景有奇人,这里多少孩童、女子、渔夫都是生活的高人、哲人。早于屈原的孔子,比屈原早180年到楚国,途经此地就领略了当地人的智慧。首先是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唱的一段“沧浪之水”的民谣,让与世俯仰的孔子大开眼界,获得处世之道;再是“阿谷处子”,一个浣衣的村姑,她那彬彬有礼的修养,让孔子看到了楚地郧关非同寻常的教化,从此有了“礼失求诸野”的认识。屈原现在来到这里,希望一沐古风。果然没让他失望,不久,眼前一只渔船翩然行来,一位葛衣渔者向他打招呼:啊哈,您不是三闾大夫,何以至此?世事负您,您为何不知变通?您看我们沧浪水畔的人们,都知道到在浑水处洗脚,清水处洗帽子,您何必执着苛求世道变清?这不是当年孔子听到的那个孺子所唱的道理么?哦,碰到孔夫子所遇的智者了,这里小孩、打渔人都是有智慧的人啊。屈原郑重迎上,感谢渔者劝告,并解释说:我是个生来洁身自好的人,让我把洁净的身子放到污泥里,我宁愿跳河淹死也做不到啊。听到这儿,打渔人苦涩一笑:真是个当今天下难寻的君子,圆滑入世的道理原来在忠贞之人面前毫无意义。遂高歌一遍沧浪歌而去。
歌声低徊,江水怅然,沧浪之水此时似乎也显出几分无奈。
寄情于郧山汉水
既然普世的道理无解,还能到哪儿寻得内心的寄托?
郧关上游的姚方,是舜帝后裔的居处,古来祭祀的庙宇以及舜和娥皇、女英的传说仍在,可以去拜谒圣迹,求取精神的指引。
对圣明德范的舜帝,屈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崇敬,尤其那劳苦自己造福天下的人生传奇,是屈原主观意念里的不朽旗帜。此次近距离接近圣迹,怎么能不前往祭拜?
姚方地处郧关之西,汉水北岸,北向商洛,南达洞庭,舜帝、大禹都曾于此往返南北。现在,双妃庙依然历历在目,“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九歌》)走进这幽静之地,一阵风拂起,屈原的思绪飘向远古:那一袭麻衣葛鞋的舜帝,仿佛映现在遥远的天际,忠贞的妻子,正将痴情的眼神散射在山峦水草间,相思泪化作鸾鸟之鸣漫溢长空。这是怎样一种琴瑟之合呀,君臣之遇若有此番契合,应是何等令人称羡的事情。想到这,他的思绪不禁回到郢都,再想到楚怀王,尽管“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九歌》),但若再逢恩遇,自己仍会不负君王的信任。现在对国君召回的指令,自己翘首以待;并相信楚怀王最终会明辨是非,迎回自己。
这种希望让屈原平静下来,沉入当地朴实的风土人情中,感受朝堂上不易接触到的东西。郧关民风淳朴,乡音土语如歌,话语中绵绵的尾音总带语言词“些、哎”,交流中好像在征询听者意见,又似亲切询问,十分亲切。其中轻松可爱之处,与严谨的春秋文言迥然不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屈原在后来创作的《招魂》中,写到感情低徊、悲伤处,便着意嵌用郧地方言中的语气词,表达意味深长的意境。“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招魂》)其中的“何为四方些”、“东方不可以托些”、“惟魂是索些”所用的“些”字,在今天的郧县人听来仍很像他们说话时的余音。
乡民中俚语、谚语、俗语多寓含世情道理,活泼地呈现出乡土气息,“久病成良医”、“黑白不分”、“上下颠倒”、“方圆不容”、“拔毛的凤凰不如鸡”等,表情达意更为生动直接,是充分释放强烈个性的鲜活语言材料,屈原把其中的很多应用到创作中,丰富其博学才思。此后的《惜诵》中“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怀沙》中“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抽思》中“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离骚》中“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等等诗句,可以看到屈原化用郧关方言的踪迹。
更难得的是来自于人们精神空间的神秘氛围,让屈原从中得到心灵的感应,使其忧郁的情绪大为舒展。郧乡弥漫着古朴而旷远的气息,鬼神灵魂是人们敬畏而赖以寄托的精神支撑,有神巫沟通着现实与虚无两界,代表生者与亡灵、神灵对话,显示神人同在的生命形态;若有生者魂灵丢失,赎魂和叫魂也很独特,深夜父母一呼一应的长音直达陌路荒际,殷切而凄然,再远的走失也会应声而回;对于亡灵的祭拜神圣而庄严,如泣如诉的阴歌唱彻天宫地狱,哀恸不已,一连几天几夜的待尸仪式,直把人的此生与来生安抚得至感至性;三皇五帝是郧乡人常常挂在嘴上的列祖列宗,水下龙、天上凤是这里人们普遍崇尚的大造化,并以成龙成凤为腾达的最高追求;村夫小孩都有一种对生命的崇高期许,亘古苍凉显示出他们渊源不俗的灵性,开化的个体意识具有先天的诗性,屈原被这种气场所震慑,骨子里的悲情在此地得到了共鸣,欣悦地接受着当地各种民俗的表达形式,以此作为抒怀的借鉴。由此,一组精神诗篇便在此孕育初定,这就是《九歌》。从歌颂天神的《东皇太一》始,唱响迎神的序曲,至《礼魂》止,在轻缓的送神中收场,逶迤排开的礼神抒情仪式委婉而恣意,亦舞亦歌亦语的巫觋舞动场面迷幻而深情,云神、湘水之神、寿命神、子嗣神、太阳神、河神、山神……天地人神悉数登场,在诗中为我们再现了被典型化、艺术化、诗化了的郧地待尸、巫婆请神送神等习俗,只是不再以颂神为主旨,而是包含了吟咏性情、以风其上的意思。
再回朝又遇庸政
遍历汉江南北两年后,屈原终于等来楚怀王的征召,启用他出使齐国,重修盟国关系,他当仁不让地担起此任奔赴齐国。
在屈原努力下,齐楚再次携手,秦惠文王坐不住了,赶紧派人捎话愿把曾占领的汉中分一半还楚,彼此结盟。楚怀王仍处在对秦国使者张仪反复无常的气愤中,他放弃领土要求只要秦国把张仪送到楚国。张仪来楚,和楚国内奸联手,没有受到任何惩治,又安然回去。待屈原出使齐国回来提醒楚怀王时,他才缓过神来:是啊,怎么会听那几个小人的话把那家伙放了呢!派人立即追杀。可是,张仪已经回了秦国。
战国局势仍然是秦楚齐几个大国间的博弈,合纵连横依然是七雄间彼此制衡的策略。张仪逃脱,汉中之地没得到,楚怀王在沮丧中开始重用屈原,把国策又调整到联齐抗秦上来。朝中有昭睢与屈原同道,促使楚怀王坚定抗秦。可惜,这样的局面没坚持多久,北边的秦人不愿诸国与楚国联手抗秦阻挡秦国东进步伐,又用财物、美女等哄骗容易上当的楚怀王。健忘的楚怀王再一次放弃楚齐的盟约转而向秦,并于次年与秦昭王会于黄棘,还接受了秦归还的上庸等地,再结秦楚同盟。看清秦国真面目的屈原极度伤心,无心参与朝政,只得自我放逐,再次离开国都来到汉北郧乡。
游楚地吟咏衷肠
沿襄河至宛洛,游走于楚韩边境。
千里之外,正升腾着强秦攻取韩、魏的战火。不盟即敌的战国时代,魏、韩两国认为这是楚人惹的祸,遂转而攻楚。眼看国策失误引发战火,屈原痛心疾首,忧心如焚,用古人王逸的话说,是“嗟号旻旻,仰天叹息”。一天,他偶见楚国先王及公卿祠堂,里面有天地山川神灵及古圣贤画像,欣喜不已,观看良久,以至于疲倦之下,躺在地上仰头观看。如此再三,内心翻江倒海,无尽的悲愤都化作了呛天问地的发难,滔滔而书其壁,即成《天问》。一番“天问”,倾吐了心中不快,但仍然无法释怀的是:现如今,国事至此,是留在这里与之共存亡,还是远走他国一展抱负?是退而复修吾初服,还是从彭咸之所居?此时天下的纵横家、阴阳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等各家志士,竞相奔走各国,希望一展抱负,故国之念变得淡薄。面对这种潮流,屈原不时自我拷问:能这样么?符合古之大贤处世准则么?担心其安危的姐姐,特意赶来相劝:“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姐姐的责备他深以为然,可骨子里的“姱节”无法逾越。“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抱定了自己的忠直之志,任何的苟且他都不会屈服。
内心的悲愤、无奈、纠葛最终促使屈原创作出了《离骚》,长歌当哭,他向苍茫天地、列祖列宗一泻自己内心的悲苦。
四年后,秦楚短暂的结盟结束,再次反目,秦攻楚地重丘,斩楚将唐昧、景缺,杀士兵两万。战后,秦国向楚怀王提出结束冲突,愿缔结友好,邀楚怀王武关一晤。不长记性的楚怀王在的儿子撺掇下居然又答应了,这一去再未回来。好在他守住了国君的气节,誓死不割让巫山、黔中等郡县,3年后客死秦地,楚人为之哀痛。秦人送还楚怀王灵柩,自武关而来,经商洛至丹阳,屈原前往扶柩致哀。在丹阳举行的国祭上,他抚今追昔,悲不胜悲,仿郧关人为亲人招魂方式吟唱了亲手书写的《招魂》词:“魂兮归来,西方之害……”“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一声一声,沉重而凄婉,深情而悲切,至此他倾尽了对楚国的最后一腔衷肠。时年他45岁,仍是鼎盛年纪,可已心如死灰。
此后屈原又奔走楚地17年,至“赴湘流、葬于江水鱼腹中”(《楚辞》),再与朝政无涉。“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诗《七绝·屈原》),尽管诗笔如刀又奈世事何?
《哀郢》、《怀沙》、《惜往日》是屈原最后的绝唱。这些亦痛亦恨的心路之笔,无论借喻草木或托古说今,其诗风隐隐都烙有早年流落郧关时濡染当地乡土民风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