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湖北-人生就是博官网

人生就是博官网-尊龙ag旗舰厅官网 > 地域文史
爱我湖北
发布时间: 2003-12-1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湖北省情通报(截止2001年底)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概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高举发展的旗帜,奋力开拓,大胆实践,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的巨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01年底,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62亿元,比1978年增长8.9倍,年均递增10.5%。经济总量居全国第9位。经济结构明显改善,三次产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0.5:42.2:17.3调整为14.9:49.6:35.5。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力基础得到加强。2001年财政收入达到386.1亿元,比1978年增长11.3倍,年均递增11.5%。
  
  湖北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素称云梦古泽的江汉平原,是全国闻名的粮棉油和鱼肉蛋的生产基地。鄂北岗地是湖北第二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发展潜力很大。全省农业总产值常年居全国第7-9位。粮、棉、油产量常年居全国第3-9位,淡水产品产量一般居全国第1-3位。近几年来,全省各地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取得了较好成效。2001年,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达到2070家,其中有7家进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8家,形成了荆州天颐、监利银欣、宜昌汇源、武汉莲花湖等一些特色农产品品牌,全省订单农业发展到2000多万亩,网络了300多万农户进入产业链。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优质稻、专用优质小麦、双低油菜及部分经济作物、特种养殖专业产区。农产品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01年,全省国标三级优质稻发展到110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达到87%,优质三元猪达到53%,水果优质率达到54%,名优茶达到35%。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占到1/3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呈上升趋势,2001年全省农民外出打工人数达到480多万人。
  
  湖北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业结构及生产技术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2001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3%,比1978年的34.5%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支柱产业进一步巩固,主导产品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技术素质不断提高。汽车工业基本形成了以重型卡车为主,轿、轻、微、中、重等系列产品生产体系,形成了年产50万辆的整车生产和配套能力,涌现出了富康、神龙、东风轻卡等名优产品。2001年汽车产量达22.21万辆。冶金工业重点支持武钢、冶钢、鄂钢等优势大企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技改和联合,提高了整体竞争力,钢、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003.91万吨、911.70万吨。机电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能力不断增强,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其中机械工业40%的产品、电子工业主要产品技术均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化学工业行业内部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明显改善,联碱生产能力扩大,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得到较快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不断增多。轻纺工业在大力压缩淘汰落后纺绽的同时,坚持以服装为龙头,积极推进纺织、印染、高档面料一条龙生产,发展壮大了美尔雅、康赛、多佳、太和、冰川、迈亚、铁树等一批企业集团。我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全省企业集团已达303户,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分别有18户、5户和3户。已改制的股份公司9500多家,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85%以上,40多家企业的股票已上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获得较大成功,全省已有50家企业进入全国千家优势大企业行列。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增强,工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2001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2.33,实现利润总额达119.26亿元,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7.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正向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等方面聚集,产业优势日趋明显。2001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建立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已逐步形成了光纤光缆、光电器件、激光、通信系统、软件等五大重点优势产业。目前全省以光通讯为代表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已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70%左右。200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276.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2%,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商贸、金融、保险、餐饮等传统行业,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完善市场化网络,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旅游、信息、会展、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旅游业发展较快。200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352.6亿元,入境旅游人数达到66.78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85亿美元。服务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优化内部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较好基础。2001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5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5.8倍,年均增速为1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1年的35.5%,提高了18.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显著增大,由1978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01年的39.8%。
  
  经济布局渐趋完善。建国以来,湖北的经济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过去那种经济70%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的状况,逐步建成以“金三角”地区为重点,四个经济区并进发展,相互促进的“一点四面”的新格局。即以武汉为中心,黄石、宜昌、襄樊为顶点,江汉平原为腹地,形成汽车、冶金、化学工业三大走廊和农业、水电、盐及盐化工、磷及磷化工、建材、纺织、高新技术七大基地的“金三角”地区;以武汉为依托,黄石、鄂州、黄州三角地带为主体,形成冶金、机械、建材、电力、服装等为主的鄂东经济区;以荆州、荆门为中心,区内众多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创汇农业、轻纺、石油化工、盐化工、磷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的鄂中南经济区;以宜昌为中心,依托和服务三峡工程,形成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和农业、原材料生产基地的鄂西南经济区;以襄樊及十堰市区为中心,汉丹线和汉江为纽带,形成汽车为主、农业和旅游业兼备的鄂西北经济区。“一点四面”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鄂西北和中西部经济区的崛起,有力地推动了湖北经济的均衡发展,使全省生产力布局渐趋完善。
  
  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全省现有武汉、黄石、宜昌三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已先后设立了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开放开发区、22个省级开发区,1个开放机场、5个开放港口、3个开放码头,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武汉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以对外开放城市和开发区为重点区域的沿江、沿线、沿边开放开发的新格局。200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5.7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7.98亿美元。截至2001年底,全省累计利用外资突破137亿美元,在中西部省区居首位。目前,我省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全省已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8000余个,雪铁龙、雷诺、道达尔、可口可乐、西门子、丸红等5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已投资湖北,有9家外国金融机构在湖北设立代表处,法国兴业银行、香港汇丰银行已在武汉设立分行。
  
  [社会发展]教育科技方面,湖北科教实力比较雄厚,是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现有高等院校61所,在校大学生45.33万人,居全国第2位。拥有各类科研与开发机构207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部委专业开发性实验室2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在电子、光纤通讯、激光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省会武汉市是全国第三大教育和科研中心。较发达的教育、科技事业为湖北的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各类专业人才。
   
  文化体育方面,初步形成了以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和文化室为中心的遍布城乡的群众文化网络。全省表演艺术剧团发展到96个,民间剧团达到2000多个。广播电视覆盖率不断提高,混合覆盖率达到93%以上,比1978年提高近11个百分点。优秀精神产品不断涌现,1993年以来,全省有15部作品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体育事业发展很快。自1985年以来,竞技体育一直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展开。90.2%以上的在校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在全省各地普遍实施。
  
  医疗卫生方面,2001年末,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约1.1万个,床位14.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3.4万人。目前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市、区)达到83%以上,有580多个乡镇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占乡镇总数的38%。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全面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取得显著成效。全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目前全省人均期望寿命达73岁,比1978年增加6岁。计划生育取得显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18.67‰降到2001年的2.44‰。家庭人口规模显著下降,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3.45人,比1978年下降了1.45人。
   
  
市 州 简 介


  [武汉市]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位于中国腹地的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全国交通的重要枢纽和特大城市。2001年末,武汉市常住人口数为804.81万人,总面积8467.11平方公里。武汉地区形成历史悠久,远在一万多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
  
  武汉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有169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盘龙城商朝遗址、辛亥革命首义军政府旧址、中共“八七会议”旧址和武汉国民政府旧址。武昌东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烟波浩淼,风光秀美;黄鹤楼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归元禅寺是湖北四大佛教禅院之一及国家重点佛教寺院。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 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